5. 灵魂不灭说是经过怎样的过程 成为教会教义的?

• 柏拉图(Plato, BC 427~347) – 将灵魂不灭思想系统化并确立为理论。 • 裴洛(Philo, BC 20~AD 47) – 亚历山大犹太哲学家,他率先将身体和灵魂分离的柏拉图希腊思想以新柏拉图主义的形态引入犹太教。 • 奥利金 (Origen 约185~254) – 曾任亚历山大神学院院长,三世纪初的天才教师。他称自己相信人的灵魂不灭,正如相信上帝是永恒不灭的一样;他自称是真正的新柏拉图主义者。这种主张与提摩太前书6章第16节关于上帝“独一不死”的说法背道而驰。 • 德尔图良(Tertullian, 约160~240) – 和柏拉图一样主张灵魂不灭,并且更进一步,他是第一个主张永恒地狱的人,认为恶人的灵魂在地狱火中永远燃烧。从这些历史事实来看,恶人永远在地狱中燃烧的理论从一开始就不是以圣经为依据的,它只不过是在公元2、3世纪左右由一个人的推测而建立起的理论。 • 奥古斯丁(Augustine, 354~430) – 生于北非希波,是当时最伟大的神学教父。他的教诲成为中世纪天主教教义的基础。他一方面确证了柏拉图的灵魂不灭思想和德尔图良的永恒地狱说,同时借用柏拉图的哲学概念创造了炼狱说,大主教格雷戈里在公元528年承认其为教义,圣经中都没有的炼狱教义由此产生。 • 托马斯·阿奎纳(Thomas Aquinas, 1225~1274) – 奥古斯丁确证的灵魂不灭思想和永恒地狱,以及炼狱信仰在13世纪由经院哲学家和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纳汇总成明确的中世纪天主教教义。这些思想体现在他的著作<神学大全>中。 • 但丁 (Dante Alighieri, 1265~1321) – 通过<神曲>这部作品,但丁在将基于灵魂不灭思想的地狱、炼狱和天国介绍为民间信仰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 灵魂不灭思想教义化 – 经过这样的过程,毫无圣经依据的、不过是一种异教哲学思想的灵魂不灭信仰,在基督教内变得越发根深蒂固。在这样的历史和理论的背景下,教皇利奥十世终于在1513年第五次拉特兰宗教会议上颁布了以下具有历史意义的诏书: “与一些人敢于主张理性灵魂的属性随着死亡而消亡不同,我们经神圣公会同意,根据主张灵魂…不灭的教皇克莱门特五世 (1305~1314)的教规,定罪并排斥那些主张智慧灵魂会死的人。我们要远离所有坚持这种错误主张的人,这些人将被作为异教徒惩处。”(H. J. Schroeder, Disciplinary Decrees of the General…

4. 灵魂不灭说是如何以系统的逻辑 站稳脚跟的?

(1) 埃及的灵魂不灭思想 撒旦的这种大骗术使灵魂不灭思想在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中站稳脚跟。信奉灵魂不灭思想尤以埃及人为甚,他们制作了无数木乃伊,等待灵魂归来。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具木乃伊复活,因为撒旦没有使死人复活的能力。   (2) 希腊哲学思想 毕达哥拉斯和苏格拉底 – BC6世纪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将轮回思想在灵魂不灭的基础上进行了哲学系统化。之后,BC5世纪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访问埃及,更加确信灵魂不灭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信仰。“苏格拉底认为灵魂和身体的分离是死亡”(基督教大词典,大韩基督教书会,第1118页)。 柏拉图将灵魂不灭思想整理为理论 – 苏格拉底死前表现出的沉着与灵魂不灭信仰有关。他的大弟子柏拉图深受其影响,并最终成为灵魂不灭思想最热烈的倡导者。在灵魂不灭思想的教科书中,柏拉图的论集<裴多篇>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柏拉图的二元论思想 – 柏拉图的二元论思想简单概括整理如下,“哲学家的灵魂将在死后进入一个看不见的世界,与众神一起生活在祝福中。然而,爱肉体之人的灵魂将成为来往于墓地的鬼魂,会进入狼或鹰之类的身体。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死后才会去天堂。 最后,柏拉图借用苏格拉底的话,得出善良的灵魂上天堂、邪恶的灵魂下地狱、中间的灵魂去炼狱的结论”(基督教大词典,大韩基督教书会,第1118页)。 基于这些哲学假说的灵魂不灭思想在天主教用语词典中被说明如下, “灵魂被关在叫肉身的监狱里,是感觉的情欲原理,贪欲在腹部;气魂是勇气和正气的原理,位于心;知魂是思想的原理,位于头 ”(崔炯洛,天主教用语词典,第451页)。真是古怪稀奇的说明。

3. 灵魂不灭思想从哪里开始?是如何维持的?

(1) 上帝对善恶果的命令和撒旦的谎言 上帝对人说:“不要吃树上的果子,使人知道善恶,在你吃的时候,你一定会死”(创世2:17) 但撒旦以蛇为媒介,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世记3:4,5)。在上帝的话语和撒旦的主张这两个对立的内容之中,必然有一个是谎言。 上帝的话语 撒旦的主张 “一定会死” “不一定死”   (2)撒旦的谎言暴露无遗 吃善恶果的人最后死了,说不一定死的撒旦被证明在说谎。为了掩盖这个谎言,撒旦让人以为身体死了,但灵魂没有死。撒旦自己扮作死人的灵魂来欺骗人。   (3)维持和散布撒旦骗术的代理人 在这个世界上,任何时候都有人在撒旦和人之间充当跑腿的,将撒旦的这些骗术散布在人群中。 圣经(申命记18:10,11)中把让这样的人分为① 使儿女经火的 ②占卜的 ③观兆的 ④ 用法术的 ⑤行邪术的 ⑥用迷术的 ⑦交鬼的 ⑧行巫术的 ⑨过阴的等。   (4) 交鬼的人招来了死去的撒母耳吗? 撒母耳记上28章中有一个场面是扫罗王去见一个交鬼的妇人,让她把死去的撒母耳招上来。交鬼的妇人最后招了撒母耳,扫罗和撒母耳进行了交谈。 被这个交鬼的妇人招来的幽灵不是撒母耳,而是假扮成撒母耳的撒旦。在以色列这样一个行巫术的或交鬼的要被治死的国家里,先知撒母耳被行巫术的招来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无论男女,是交鬼的或行巫术的,总要治死他们。人必用石头把他们打死,罪要归到他们身上。”(利未记20:27)。 不知道撒旦真实身份的人必然会认为那听到交鬼妇人的命令后出现的是死去撒母耳的灵魂成形。在人类历史上,撒旦以同样的方式迷惑人,让死人的灵魂好像还活着一样。

2. 灵魂不灭说和人类的普遍性无知

(1) 集体无知的事例 当旧约预言和约定的弥赛亚来到以色列地时,包括以色列领袖在内的大多数人因对弥赛亚一无所知而未能接受耶稣为救主,他们最终将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当时扭曲的社会环境使普通人无法认出弥赛亚。 在天主教统治世界的宗教黑暗时代,教会向人们传授天动说,但伽利略坚持地动说,并因此受到宗教审判。他后来虽然迫于压力和拷问取消了地动说,但地球仍在转动。当群体陷入无知时,坚持真实和真理的少数人就会成为笑柄、被诋毁,这样的事例历史上屡见不鲜。   (2) 灵魂不灭思想的威力 以灵魂不灭思想为基础的天堂和地狱教义原本不是来自圣经的教导,它是散步在民众中的哲学推测和假说。这个哲学推测和假说在1513年第五届拉特兰宗教会议上通过举手表决被定为教义。从那以后,否认灵魂不灭的人都被视为异端。这种传统和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真是令人惊讶和奇怪。今天大多数人都相信这个教义,即便有人不信,但相信死后灵魂单独存在的人还是占绝对多数。这可以说是集体无知引起的。   (3) 对奥斯卡·库尔曼论文的反应 下面的内容告诉我们大多数人是多么彻底和深刻地信奉灵魂不灭。现代神学界最著名的新约学者之一的欧洲神学家奥斯卡·库尔曼在1958年发表了题为“灵魂不灭还是死者复活?”的论文,从圣经和哲学上来分析灵魂不灭,得出死人灵魂单独存在的灵魂不灭教导是与复活信仰无法共存的非圣经观念的结论。这篇论文给当时的神学界带来巨大冲击,论文发表后,对他的指责和攻击异常猛烈(参考奥斯卡·库尔曼,全景渊编,灵魂不灭和死者复活,福音主义神学丛书第5卷,第7和第8页)。   [对奥斯卡·库尔曼的攻击] ① “那篇论文给渴望填补生命粮食的饥饿的法国人带去的虽然不是蛇,但也不是饼,而是石头。 ” ② 也有人攻击奥斯卡·库尔曼说,你是“喜欢引发属灵烦恼的怪物”。 ③ 有人坦言这篇论文是“惊讶、悲伤和深刻烦恼的原因”。   [库尔曼的反应] “没有批评者试图用文本注释来反驳我。 … 如果对我文章的攻击是基于注释学的讨论,那将给我留下更深的印象。但与此相反,出于模糊的原因,我受到哲学的、心理学的、尤其是情感上的攻击。” 今天,许多人相信灵魂不灭不是因某种确切的理论依据或圣经,而是因情感或观念。所以有人对灵魂不灭提出异议时,他们不是以理性的判断来理解,而是先从情感上拒绝。当然,从那些支持和承认灵魂不灭的人的立场来看,他们是有理论基础和圣经背景的,但如果对他们提出的理论进行深入分析,就会发现那不过是在说明已有假说的合理性。   (4) 灵魂不灭与复活不能共存 正如奥斯卡·库尔曼所主张的,‘灵魂不灭思想’与基督教核心的‘复活信仰’不可能同时存在。然而,为协调灵魂不灭这一希腊哲学思想与基督教的复活信仰,大多数神学家都试图以一种相当不合理的方式注释圣经。 大致内容如下(参考大韩耶稣教长老会宪法第143页) ① 圣徒死后,身体入地,灵魂分离出来进入天国。 ②“最后一天… 所有死去的人都将复活,身体将和以前一样。这个复活体在质上与以前不同,但灵魂将与这个复活体融为一体,永远持续下去。” (作者注) 结果就是,进入天堂的灵魂在耶稣复临时,会降到地上,与复活的肉体结合后返回天上。 ③ “不义之人的肉体之所以复活,是为了受基督大能的羞辱。” (作者注) 那么此时在地狱中燃烧的灵魂应该来到肉体中,与其结合在一起。 这个教义无论被说明得多么合乎逻辑,都有一些让人感觉不对劲的地方。升上天的灵魂为了与复活的肉体结合而下到地上,这是很难理解的逻辑。此外,如果恶人为了最后的审判而复活,他们也是在肉体和灵魂结合的情况下接受审判,那何时复活?复活后灵魂和肉体是否一起燃烧?燃烧的地狱在什么位置?没有什么依据可以让我们去猜测。如此不合情理的、模糊不清的救赎观在支配着基督教,真是令人惊讶和奇怪。 ‘集体无知’正是以如此毫无根据的威力在支配着人们。当然有人努力尝试在圣经中找到依据,但总是太不充分并导致强解圣经。正如奥斯卡·库尔曼所指出的,要相信‘灵魂不灭思想’,就必须放弃‘复活信仰’;如果拥有‘复活信仰’,就必须放弃‘灵魂不灭思想’,两种教诲不能共存。 那我们来看看灵魂不灭思想的发端和过程,看看它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途径进入教会并以如此强大的力量成为支配人类思想和救赎原理的教义的。

1. 关于死后世界的三种代表性观点

(1) 新教观点 人死后,肉身归于尘土腐烂,但灵魂有永远不死的生命。义人的灵魂升上天,在光和荣耀中看着上帝的脸,等待他们的肉身被完全救赎(复活日);恶人的灵魂落入地狱,在痛苦和黑暗中等待大审判日(参考1997年版大韩耶稣教长老会宪法第142页)。   (2) 天主教观点 “灵魂是不死不灭的灵体”。人死后,义人的灵魂留在天国,最后的审判结束后,义人的肉身和灵魂一起住在天国;犯重罪的人死后,灵魂分离出来进入地狱,在地狱里与魔鬼一起受永远的惩罚;那些皈依上帝,罪得赦免,可还是多少有些瑕疵的人死后,他的灵魂在离开世界、进入上帝面前之前,先经炼狱之火净化。(参考崔炯洛,天主教用语词典第443、451、565和575页)。   (3) 有条件的不灭观 不灭只属于上帝。罪人只有相信上帝、迎接耶稣为救主时,灵肉才会一起不灭。耶稣复临时,死人通过复活实现不灭,活人变化为不灭的身体实现不灭;恶人不是受到永火的惩罚,恶人在复活接受审判后被火烧净。(参考基督复临安息日会基本信仰27条)。 • 正确的选择和信仰 – 新徒、天主教的观点都是以人死后肉体和灵魂分离为前提的理论,他们主张罪人的灵魂永远遭受痛苦。我们应该从圣经和历史的角度对这三种观点进行分析,然后取符合圣经教导的观点。 • 正确信仰的重要性- 这个问题是圣经的中心主题‘人类救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个问题,就无法正确理解救赎的原理和过程,就可能导致虚无的信仰。准备去美国旅行时,如果你没有正确掌握需要准备什么,没有获得签证,那无论机票和其他东西准备得如何彻底,旅行都会失败。同样,如果不能正确理解救赎的状态,那么即使呼唤主的名字,也会失去救赎,这一点我们当认真思考。

6. 如何守安息日?

(1) 根据圣经,第7日安息日是今天的星期六 “六日要作工,第七日是圣安息日,当有圣会,你们什么工都不可作。这是在你们一切的住处向耶和华守的安息日。”(利未记23:3) 常识表明,日历上的第七日是星期六。直接从上帝那里接受过安息日教育的犹太人更确实地证明第七日是星期六。犹太人在接受有关安息日和各种节日的教育时,被命令无论身在何处,都要世代守安息日和其他节日。现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仍在世代相传的第7日安息日星期六那天做礼拜。因此,圣经教导的第七日安息日不是星期日(第一日),而是星期六(第七日)。   (2) 安息日时间是周五晚至周六晚 “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创世记1 :5) “你们要守这日为圣安息日,并要刻苦己心。从这月初九日晚上到次日晚上,要守为安息日。”(利未记 23:32) 创世记的创造始于黑暗,先有夜,然后有白天。圣经说,“有晚上,有早晨”,因此,圣经上的一天从晚上开始,惯例上将日落时间作为开始时间。这样,安息日时间就是从星期五日落的时间到星期六日落的时间。在耶稣时代,对于星期五下午那个耶稣死在十字架的时间,经上是这样说的:“那日是预备日,安息日也快到了。”(路加福音23:54)。   (3) 安息日的准备和遵守的方法 “你若在安息日掉转(或作谨慎)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以操作为喜乐,称安息日为可喜乐的,称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这日,不办自己的私事,不随自己的私意,不说自己的私话。你就以耶和华为乐。..”(以赛亚书58:13,14) • 时间 – 安息日首先是个时间概念。人如果随心所欲地使用第七日这个时间,就是无视生命的主人是上帝这个事实,也是在侵害上帝的主权。在这一点上,侵犯安息日时间与偷吃象征上帝主权的伊甸园中央的善恶果是一样的。 安息日时间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商业交易或沉浸在世俗的快乐、报纸、电视、体育等世俗事物上是不恰当的;因过度劳作而使安息日丧失休息的意义也是愚蠢的。在安息日开始之前,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整理好、打扫干净卫生也是以安宁舒适的心情迎接安息日的方法;尽量提前准备好食物、等吃的时候简单加热一下是减轻安息日负担的另一种方法。当我们以真正平安、快乐和安宁的心迎接安息日时,人就会有惊人的变化和恢复。如果这种安息的体验反复出现,生活质量肯定会提高和发生变化。 • 服装 – 除了时间上的准备,做好外部准备也是迎接安息日所必须的。整齐的穿着对有意义地度过安息日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应尽量按季节准备安息日服装,不要华丽帅气的、要干净整洁的。要时常记着,这服装不是给人看的,所以要在安息日开始的时间,也就是星期五晚上礼拜时穿上。 • 心 – 在准备安息日时,与时间和服装同样重要的是进入圣洁时间之人的心态。我们应该洗去罪恶的念头,消除与人的所有不愉快关系,以安宁、平和的心迎接真正休息的时间。 在这一天,要洗刷掉家人之间、教会弟兄之间的一切不和,要驱散心中各种痛苦、愤怒和仇恨,以平和的心进入安息日时间。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个圣守安息日的基督徒对生活中不愉快的人际关系置之不理是不合适的。上帝希望我们真正地休息,希望我们享受身体上和精神上完全的休息,希望我们与上帝分享完全的灵性上的交流。人类救赎和复兴的历史在这些体验的不断重复中进行。 结论 以这样的精神和方法,用六天的生活为安息日做准备的人将体验到真正的安息和救恩,并品尝到安息日的喜乐、快乐与平安。同样的原理,那些从信仰生活一开始就终其一生为永远的安息做准备的人,最终将享有永恒的生命。每周如期而至的安息日,让我们在与上帝的正确关系中体验现在的救赎,目的是要实现未来永远的救赎。那些体验当前救赎的人最终将获得永恒的生命。 我想特别嘱咐那些真心希望依据圣经过正确信仰生活的人。纵观历史,人们普遍重视‘现实’,而不是‘真实’。然而在‘真理’的世界里,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合适的。如果更重视‘现实’,而不是‘真实’,但以理的三个朋友就会向金神像下拜,历史上众多因信仰而死的烈士就没必要牺牲自己的生命。‘真理’和‘信仰’是超越现实和死亡的。 真正的基督徒是那些活在‘真实’和‘真理’中的人,而不是活在眼前可见的‘现实’。真正信仰者的生活是,一旦发现真理就下决心顺从,并付诸实践。上帝的百姓按照祂的诫命,守第七日安息日不是个小事。这也许是一个足以决定人类永恒命运的重大问题。希望大家深思以下圣经话语,从现在开始,守安息日为尊荣喜乐的圣日,拥有天上的祝福和永恒的生命。 “你若在安息日掉转(或作谨慎)你的脚步,在我圣日不以操作为喜乐,称安息日为可喜乐的,称耶和华的圣日为可尊重的。而且尊敬这日,不办自己的私事,不随自己的私意,不说自己的私话。你就以耶和华为乐。耶和华要使你乘驾地的高处。又以你祖雅各的产业养育你。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 (以赛亚书58:13,14)

5. 安息日的多样而深刻的含义

(1) 安息日是创造的纪念日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祂一切的工,安息了。”(创世记2:1,2)。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埃及记20:8,11)。 • 存在于时间中的人类 – 人总是存在于时间中,从人的本性来讲,很难时刻记得上帝;甚至连纯洁的夏娃,也曾在善恶果面前一度忘记上帝的存在,想要高举自己,结果被撒旦诱惑吃了善恶果。 因此上帝制定安息日,让存在于时间的人纪念创造自己的那一位、承认造物主的主权、敬拜造物主、和造物主交流,也是当然之事。礼拜,是在造物主和被造物之间进行的;为了纪念主的复活而在星期日做礼拜是不符合圣经的。‘复活’可以是礼拜的原因,也可以是礼拜的道,但圣经中没有将这一天定为礼拜的时间。 (2) 守安息日是纪念救赎 “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因此,耶和华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申命记5:15)。 人犯罪后,安息日有了另一个深刻的附加意义,就是纪念从罪中得救,即再创造。 以色列百姓从埃及被救赎出来象征着今天我们从罪恶的世界中被救赎出来。如果上帝救赎了以色列百姓,并要求‘我救赎了你们,从此以后你们要守安息日’,那么今天上帝对得救的我们也有同样的要求。不是为了得救才守安息日,而是得救的百姓在安息日礼拜、赞美和荣耀救赎主上帝。守安息日是因信得救的最确凿的证据之一。 (3) 安息日保护我们免于偶像崇拜 “因为他们厌弃我的典章,不顺从我的律例,干犯我的安息日,他们的心随从自己的偶像。”(以西结书20:16)。 “因为他们不遵行我的典章,竟厌弃我的律例,干犯我的安息日,眼目仰望他们父亲的偶像。”(以西结书20:24)。 如果正确遵守安息日,那至少每周能重新确认一次与上帝之间的关系,从而对天上的事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圣洁尊贵地遵守安息日期间,其他神不会侵犯我们,偶像无法建立起来。但是如果安息日被破坏和玷污,其他神或偶像就必然乘机而入;如果无视安息日,那我们周围必然不断出现一些让我们觉得比上帝更珍贵、更重要的东西,即便那不是另一个神或被造的偶像。干犯安息日证明有什么东西比上帝更重要,那东西便成了偶像。 如果我们今天也愉快地迎接安息日、尊贵地守安息日,我们与上帝之间就能保持正确的关系,我们就能有坚定的信仰生活。 (4) 上帝通过安息日使我们成圣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务要守我的安息日,因为这是你我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使你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你们成为圣的。”(出埃及记31:13) “又将我的安息日赐给他们,好在我与他们中间为证据,使他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他们成为圣的。”(以西结书20:12) 上帝是圣洁的,祂的百姓也要圣洁,所以称这些百姓为圣徒。‘圣洁’的意思是‘被区别’。上帝所定的安息日时间是被区别的圣洁时间,因此上帝要求我们记念安息日,并‘守为圣日’。上帝的子女在被区别的圣洁时间中体验成圣。 钢琴专业的学生每天练习钢琴,但他们定期在一周的固定时间去老师那里上课;基督徒每天练习圣洁和敬虔的生活,但在圣洁的安息日时间学习‘上帝的圣洁’,因上帝得以成圣。在圣经中,第六日星期五被称为预备日(马太福音27:62; 马可福音15:42等),意味着这是为迎接安息日做准备的日子。如果我们在预备日洗去所有的罪孽、以洁净的心和圣洁的心灵迎接安息日,而且每周重复一次,上帝就会通过安息日给我们带来成圣的体验。 (5) 安息日是上帝和祂百姓之间的证据 “你要吩咐以色列人说,你们务要守我的安息日,因为这是你我之间世世代代的证据,使你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你们成为圣的。”(出埃及记31:13) “又将我的安息日赐给他们,好在我与他们中间为证据,使他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他们成为圣的。”(以西结书20:12) “且以我的安息日为圣。这日在我与你们中间为证据,使你们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以西结书20:20) 正如已经多次提到的,上帝是造物主,我们是被造物,礼拜是在造物主和被造物之间的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我们通过安息日礼拜承认上帝是我们的造物主,上帝通过它承认我们是衪的儿女,安息日是衪和我们之间的证据(Sign)。从这个意义上讲,把安息日改为另一日,无异于擦掉名家画作上的签名再插入另一个签名,或擦掉书法家作品上的落款,盖上别的印章。 如果用一种更积极的方式来表达的话,否认、拒绝安息日无异于否认上帝是我们的创造主。当然,就算心里没有这样想、口里没有这样说,但结果还是对造物主的不信。因此上帝说安息日是衪和衪子民之间的证据。应该深思上帝亲口所说的这话。 (6) 上帝赐安息日,让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可以得到休息 “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出埃及记20:10) 一般来说,人们有‘玩的日子’,没有‘休息日’。到了每周一次的休息时间,大多数人会利用这一天玩耍和享受。 发生紧急情况时又去工作,得不到真正的休息。然而,当第七日安息日到来时,上帝的百姓停止所有的工作,让身体和精神有一个休息的时间。无论安息日有多大的钱可赚,真正的信仰者都不会为得到这钱而侵犯安息日时间。 (7) 安息日是治疗和恢复的时间 ① 马太福音12章中,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了一个干枯了一只手的人。 ② 路加福音13章中,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了被鬼附了18年的女人。 ③ 路加福音14章有一个故事,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了一个患水臌的人。 ④ 约翰福音第5章中,耶稣在安息日治好了一个病了38年的人。 耶稣有意在安息日治病。安息日也是让因罪而生病和呻吟的人复生的日子。耶稣治病时,总是使人的健康和灵性同时得到恢复。从这个意义上讲,基督徒在安息日为他人的灵肉苏醒而侍奉是恰当的。安息日是谋求自身灵肉恢复的时间;是为他人灵肉恢复而侍奉的时间。“人…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马太福音12:12)。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安息日是使自然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时间;是让一个人的身心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时间;是与大自然和解的时间。在六天的时间里,人们为了自身的生存,利用智慧和技术破坏自然,但在第7日安息日,人们停下一切工作,体验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安息日是与作为大自然一部分的其他人建立和平关系的时间。通过这些体验,人类在与上帝保持更为亲密关系的同时,在未被破坏的大自然中与他人相处,为与上帝永远生活在一起的那一天做准备。 (8) 在新天新地也守安息日 “耶和华说,我所要造的新天新地,怎样在我面前长存,你们的后裔和你们的名字,也必照样长存。每逢月朔,安息日,凡有血气的必来在我面前下拜。这是耶和华说的。”(以赛亚书…

4. 安息日的不变性和永恒性

如果说十诫是不变的原则,是不能废除的上帝的话语,那安息日也是不能变更或废除的上帝的法。如果上帝是永恒的,那安息日也是不变的。在此举一个例子,再次确认安息日的不变性和永恒性。 • 上帝存在的基础 – “密云和幽暗,在祂的四围。公义和公平,是祂宝座的根基。”(诗篇97:2)。这节经文中的“宝座”指上帝的宝座,象征上帝的存在。换句话说,‘公义’和‘公平’是上帝存在的根基。那什么是‘公义’、什么是‘公平’?希伯来语中‘公义’是‘杰代克’,意味着道德上和法律上的“正确的”,指辨别是非的某种“标准”;‘公平’是‘米什帕特’,意思是法律上宣布的公正“判决”。换句话说,上帝是“依据某种标准公平公正地治理世界的那一位”,若标准被破坏,那一位的存在也被破坏。 • ‘公义’是什么- 那么,上帝公平治理世界的公正和公义的‘标准’是什么?“这样看来,律法是圣洁的,诫命也是圣洁、公义、良善的。”(罗马书7:12)。由此看来,标准是‘律法’或‘诫命’。这意味着上帝的存在与‘不变的原则和公正的治理’直接相关。 诗篇97篇6节中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作为上帝宝座根基的‘公义’具体是指‘十诫’。“诸天表明祂的公义,万民看见祂的荣耀。”(诗篇97:6)。 诗篇97篇是描绘上帝在西乃山宣布十诫场面的一首诗。当上帝宣布十诫时,以色列众民都目睹了那庄严而可怖的景象。两块刻有十诫的石版,被放在圣所最中心至圣所的约柜里,就是象征上帝存在和同在的‘舍金纳’所在的法柜盖子赎罪所(施恩座)的下面,那里是上帝存在的根基。因此,说十诫被废除或改变,就等于说上帝不存在或上帝变质。 正如上帝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包括安息日在内的十诫也是人类永恒不变的法则。我们发现,上帝这种与诫命直接相关的存在原理,在至圣所的法柜与象征上帝存在之光的舍金纳的关系中也得到了体现。

3. 新约中如何遵守安息日?

(1) 耶稣亲自守 “耶稣来到拿撒勒,就是祂长大的地方。在安息日,照祂平常的规矩,进了会堂,站起来要念圣经。”(路加福音4:16)。造物主在创造全地时设立了安息日,现在祂来到这地,在安息日按照祂自己的规矩进入犹太会堂,这感人的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虽然耶稣曾多次与犹太官员就安息日进行辩论,但辩论的内容不是‘哪天守安息日’、‘该不该守安息日’,而是关于守安息日的精神 (参考马太福音第12章)。 这是因为在耶稣那个时代,守第七日安息日是非常理所当然的,没有任何疑问和争论的余地。即使耶稣在今天这个时代来到韩国,也肯定会在第七日星期六的安息日进入教会。安息日的变质和变更是历史和人类造成的,不是基于圣经。 (2) 耶稣的死和安息日 • 死后 – 耶稣去世的时间是星期五下午3点,耶稣的十字架周围有来自加利利的妇女。在星期五晚上太阳落山前,耶稣的尸体被亚利马太的约瑟安放在坟墓里。关于妇女们以后的行为,有如下记载: “那日是预备日,安息日也快到了。那些从加利利和耶稣同来的妇女跟在后面,看见了坟墓和祂的身体怎样安放。她们就回去,预备了香料香膏。她们在安息日,便遵着诫命安息了。”(路加福音23:54-56) 认为安息日是星期日的人应该通过这节圣经确定安息日是星期六。因为耶稣的复活发生在星期日是非常确定的,那耶稣在坟墓里的安息日显然是星期六。 如果耶稣死在十字架以后,或者耶稣复活以后不必守安息日,如果以星期日礼拜代替安息日礼拜来纪念复活是主的旨意,那耶稣肯定会提前告诉我们,因为这是个重大事件。然而圣经中没有一处这样的记录,十字架事件之后人们仍按照诫命守安息日。 (3) 耶稣复活后 • 在使徒行传中所守的安息日 – 使徒行传是耶稣复活和升天后的记录,其中也有许多遵守安息日的记录。 “他们离了别加往前行,来到彼西底的安提阿。在安息日进会堂坐下。”(使徒行传13:14)。 “耶路撒冷居住的人,和他们的官长,因为不认识基督,也不明白每日安息日所读众先知的书,就把基督定了死罪,正应了先知的预言。”(使徒行传13:27)。 “他们出会堂的时候,众人请他们到下安息日,再讲这话给他们听。……到下安息日,合城的人,几乎都来聚集,要听神的道。”(使徒行传13:42,44)。 “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去,一连三个安息日,本着圣经与他们辩论”(使徒行传17:2)。 “每逢安息日,保罗在会堂里辩论,劝化犹太人和希利尼人。”(使徒行传18:4)。 • 即使在没有会堂的地方也守安息日 – 有些人辩解说使徒保罗在安息日进入会堂是为了向犹太人传道。然而正如已经提到的,使徒保罗“照他素常的规矩”进入会堂。在腓利比的时候,那里没有会堂,使徒保罗出去找安静的地方做安息日礼拜,“当安息日,我们出城门,到了河边,知道那里有一个祷告的地方,我们就坐下对那聚会的妇女讲道。”(使徒行传16:13)。 (4) 耶稣在预言中提到 “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你们应当祈求,叫你们逃走的时候,不遇见冬天,或是安息日。”(马太福音24:19,20)。 • 耶稣对安息日的判断 – 耶稣在预见到公元70年左右的耶路撒冷灭亡时,劝勉人祈祷逃跑的日子不是安息日。这是在提醒我们,耶稣认为十字架之后当然也守安息日。因此,忽视安息日或将安息日改成其他日子就是对耶稣话语的不重视和不顺从。 如果耶稣知道人们为了纪念复活,在十字架事件之后改为一周的第一日做礼拜,那耶稣在预见到将于复活约40年后到来的耶路撒冷灭亡时,就完全没必要提到安息日。 (5) 使徒约翰也提及安息日 “当主日我被圣灵感动,听见在我后面有大声如吹号说”(启示录1:10)。 • “主日”是安息日 – 许多人误以为启示录1章10节的“主日”是“星期日”。正如已经说明过的,“主日”( 星期日)在使徒约翰时期并不存在。“主日” (Lord’s day安息日)是指“主成为主人的日子”。在圣经中,耶稣指定某一天说自己是这一天主人的只有安息日。“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 (马可福音2:28)。 (6) 圣经中根本没有提过主日 如此,整个圣经只有第七日安息日的概念,完全没有“主日礼拜”或“星期日礼拜”的暗示。教会领袖要立足于圣经的真理,正确引导信徒。牧师们和教会领袖有责任将有关安息日的道理正确地教给那些想要在圣经中寻找信仰依据的真诚的信徒。既然知道圣经中没有星期日礼拜的依据,就不能去强解上帝的话语。即使没有故意要欺骗人,但在圣经中寻找和提出星期日礼拜的依据仍会使人走上错误的信仰道路。 教导百姓的人在解圣经或教圣经时不能以逃避眼前的现实为目的,因为那样做会给教的人和学的人都带来巨大的不幸。“他一切的信上,也都是讲论这事。信中有些难明白的,那无学问不坚固的人强解,如强解别的经书一样,就自取沈沦。”(彼得后书3:16)。“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马太福音15:8,9)。  

2. 旧约中的安息日是如何维持的?

(1) 创世以后 “天地万物都造齐了。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衪一切的工,安息了。神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因为在这日神歇了衪一切创造的工,就安息了。”(创世2:1-3)。 • 诺亚时代的七日制 – 亚当以后的上帝儿女应该是有法要守的,其中肯定包括为人类幸福、为保持与造物主上帝的正确关系而设立的安息日。从诺亚时代也维持7日制度(创世记7:4、10,8:10、12)可以看出,安息日制度延续了下来。 • 亚伯拉罕的顺从 – “都因亚伯拉罕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吩咐和我的命令,律例,法度。”(创世记26:5)。从这话可以判断,亚伯拉罕也是按照上帝的命令和诫命守安息日的。 (2) 出埃及和旷野生活中 • 埃及地的以色列 – 当以色列人在埃及受苦,忘记上帝时,蒙上帝呼召的摩西向他们显现。摩西出现后,似乎对以色列人进行了教育,要他们通过安息日的安息与上帝保持正确的关系,以下经文可以证实这一点,“埃及王对他们说,摩西,亚伦,你们为什么叫百姓旷工呢。你们去担你们的担子吧。”(出埃及记5:4)这里‘旷工’一词是不让劳动的意思,被解释为安息日休息。 • 离开埃及的以色列 – 历经波折后,以色列人戏剧性地逃离埃及、来到旷野,开始接受他们作为上帝百姓应受的最初教育,就是安息日教育。“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因此,耶和华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申命记5:15)。 • 通过吗哪接受遵守安息日的教育 – “耶和华对摩西说,我要将粮食从天降给你们。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试验他们遵不遵我的法度。到第六天,他们要把所收进来的预备好了,比每天所收的多一倍。”(出埃及记16:4,5)。吗哪是离开埃及一个月后开始下的。上帝通过吗哪对以色列百姓进行安息日教育,训练他们重新恪守在埃及为奴时未能好好遵守的安息日。吗哪降了6日,第7日安息日没有降,因此在第六日,他们收获了两倍,包括了安息日那一份。平时如果收获一天以上的量,吗哪就会腐烂,但安息日那一份吗哪却不烂,这奇迹让他们能够不忘安息日。吗哪在以色列百姓进入迦南地、吃了那地出产后的第二日就止住了。(约书亚记5:12)。 (3) 在西乃山领受十诫 • 盛放安息日的容器:十诫 – 通过口头命令和吗哪奇迹得以遵守的安息日现在被记录成文,交给以色列百姓。吃了一个月吗哪后(出埃及两个月后)、到达西乃山时,上帝呼召摩西上山,把亲手记录在石版上的、天上百姓应接受的基本训练十诫命交给摩西。十诫命不仅支配以色列百姓,还通过整个历史支配上帝子民的生活。十诫命的中心刻有安息日诫命。 以色列众民都在那里目睹了上帝的荣耀,这一事实让全人类都无法怀疑上帝是永生的上帝。 “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埃及记20:8-11)。 • 保管十诫之所:圣所 – 十诫颁布后,上帝命令摩西建造圣所。“又当为我造圣所,使我可以住在他们中间。制造帐幕和其中的一切器具都要照我所指示你的样式。”(出埃及记 25:8,9)。 这个圣幕也被称为‘见证幕’(出埃及记38:21,中文‘法柜的帐幕’的直译)。‘见证幕’是指保存‘见证版’(出埃及记25:16,中文‘法版’的直译)之所。什么是‘见证版’? 那就是十诫。将存放十诫的‘法柜’称为‘见证柜’(出埃及记30:6,中文‘法柜’的直译),可见‘十诫’和‘见证’ 是作为同义词被使用的。 十诫是上帝活生生的‘见证’,十诫‘见证’了上帝对人的旨意。遵循十诫的精神和原则去生活也是我们作为上帝子民的‘见证’。从这个意义上说,保存十诫的圣所可以称为‘见证幕’。 圣所内成就的所有祭祀制度都在告诉我们,违背十诫之人使罪得赦免并与上帝和解的方法。因此,包括十诫在内的圣所制度是使人认罪[公义]、使所认之罪得赦的[爱]法则。换句话说,圣所是‘爱’和‘公义’共存和交流的象征性场所,它通过耶稣基督的十字架真实地实现了。这样,因违反十诫而添上的律法[祭祀法](参考加拉太书3:19)随着基督的十字架死亡而结束,但原来的‘法’和上帝的‘爱’仍然存在,它告诉我们‘基督徒的生活原则’和‘救恩的原则’。 (4) 巴比伦俘虏后 • 遵守安息日和以色列的繁荣 – 以色列民进入迦南地后仍然遵守安息日。这个国家的繁荣和荣耀取决于他们如何对待安息日(耶利米书17:24-27)。当他们顺从上帝的话守安息日为圣时,他们就兴盛;当他们无视安息日,不以安息日为尊贵时,上帝就以外邦国家为鞭来惩戒他们。在整个旧约时代,安息日都被要求作为圣洁和尊贵的日子来守。 “又将我的安息日赐给他们,好在我与他们中间为证据,使他们知道我耶和华是叫他们成为圣的。…… 且以我的安息日为圣。这日在我与你们中间为证据,使你们知道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以西结书20:12,20)。 • 以色列的背道 – 尽管如此,以色列在恢复安息日、按照主的法度正确生活的事情上总是很笨拙、经常失败。“其中的祭司强解我的律法,亵渎我的圣物,不分别圣的和俗的,也不使人分辨洁净的和不洁净的,又遮眼不顾我的安息日。我也在他们中间被亵慢。”(以西结书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