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死后,灵会升天吗? “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道书12:7)。 [说明] 这里的灵在希伯来语中是‘鲁阿赫’,本意是“风”。这个词的意思是“呼吸”或“生命”,只用于能表达自己意愿的、能活动的理性存在,根本不用于“自我存在的某种东西”。现代语圣经(圣书教材刊行社,1991)这样翻译传道书12章7节,“到那时,你来自泥土的身体归于土,你的生命归于给予生命的上帝。” 在希伯来文体中,“呼吸归于上帝”是对‘死’的惯用表达方式,不是灵魂分离的意思。韩语对死亡的描述也多种多样,“去世了”、“老天召去了”、“咽气了”、“死亡了”、“勺子撒手了”等等。 (2) 祭坛下的灵魂是什么? “揭开第五印的时候,我看见在祭坛底下,有为神的道、并为作见证被杀之人的灵魂,大声喊着说:“圣洁真实的主阿,你不审判住在地上的人,给我们伸流血的冤,要到几时呢?”(启示录6:9,10)。 [说明] 作为常识,我们都知道正文内容不是真实发生的事情。自创世以来,所有殉教者的灵魂都聚集在祭坛下的想法是完全不合理的。第11节说“有白衣赐给他们各人”,没有肉体的灵魂没理由需要白衣。如果“白衣”是象征,这一段终究也是象征。 在圣殿里宰羊献祭时,有将祭物的血洒在祭坛下(利未记4:7)的仪式,然后祭物在祭坛上被烧,因此这里“祭坛”用来比喻殉教者为耶稣基督之名牺牲。这与“你兄弟的血,有声音…哀告 ”(创世纪4:10)、 “这工钱有声音呼叫”(雅各书5:4),或“祭坛中有声音说”(启示录16:7)都一样,是一种拟人化的表现手法。 血的声音向上帝哀告,或殉教者呼吁给他们的血伸冤是拟人的表现手法,指上帝在关注着殉教者的死,而且迫害上帝百姓的事即将受到上帝的审判。殉教者在殉教时基本上没有诅咒、怨恨或恳求迫害者,反而像耶稣一样为他们祈祷(使徒行传7:60)。 (3) 离开身体意味着什么? “我们坦然无惧,是更愿意离开身体与主同住。”(哥林多后书5:8)。 [说明] 如果看现代语圣经(圣书教材刊行社,1991年),这节经文及其前后文会更容易理解。保罗说如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肉体死亡,我们将在天堂拥有新的身体,即一个永恒的家。哥林多后书5章2-4节,“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深想得那从天上来的房屋,好像穿上衣服;倘若穿上,被遇见的时候就不至于赤身了。我们在这帐棚里,叹息劳苦,并非愿意脱下这个,乃是愿意穿上那个,好叫这必死的被生命吞灭了。” 保罗希望什么时候摆脱现在屈服于死亡的肉体、并拥有永恒的家,即永远的肉体?死后马上?不。保罗在哥林多前书15章52-54节中说:“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变成原文作穿下同)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保罗分明说这事要发生在复临的时候。 因此,“离开身体”意味着死亡,而“与主同住”将在主复临时实现,那时死者以不朽的身体复活,生者突然变成不朽的身体。 (4) 复临时带谁来? “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与耶稣一同带来。”(帖撒罗尼迦前书4:14) [说明]经文说要带那些在耶稣里睡了的人来。如果耶稣得救后把天上的灵魂带来,就成了灵魂在天上睡觉,这完全不通。那这是什么意思?“带来”这个词在希腊语中是‘阿克塞’(αξει)。字典中这个词有很多意思,包括‘去’、‘带去’、‘引领’、‘引路’、‘带来’等。[‘阿克塞’ (αξει) 是‘阿克'(αγω)的将来陈述法主动态第三人称单数型]。 因此,根据上下文来看,‘阿克塞’译为“带去”是合适的。现代语圣经是这样翻译的: “因此,我相信当耶稣复临时,所有已经死去离开这个世界的基督徒,上帝也会将他们与耶稣一同带去生命之国。”这是一个符合原文和上下文的翻译。 (5) 人的灵往上升吗? “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传道书3:21) [说明]经文写道:“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谁知道呢”意思是没有人知道。[共同翻译]圣经译为“谁保证人的命往上去,兽的命下土里去呢”,[现代语]圣经译为“谁能自信地说人的灵往上升,兽的灵往深土里去呢?” 这里的“灵/魂”是‘鲁阿赫’, [共同翻译]准确地译为“呼吸”。如果这是‘死人的魂’,就等于兽也有灵魂,地上充满了兽的魂,那就前后矛盾了。 仔细研究上下文,传道书3章18节“使他们觉得自己不过像兽一样”,第20节“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然后是上面的经文。这句话强调兽和人的死亡是相同的,指出人和兽的气息去不同地方的想法是错误的。 我们会在第3章再次解释,兽只有兽的功能,兽就是被造成这样的。人照上帝的形象被造,与上帝交往、信任上帝、爱上帝。上帝注入生命的气息后,各功能启动。因此一旦少了生气,兽和人都要回到原始材料土里去。 (6) 离世与基督同在的欲望? “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腓立比书1:23,24) [说明] 腓立比书是保罗第一次被囚禁在罗马监狱时写的一封信。保罗在监狱里大概想着自己可能随时会死。在第二次入狱时所写的提摩太后书4章6节中,保罗写道“我离世的时候到了”,说明他在监狱里总是做好了死的准备。“在两难之间”意味着可能会死,可能会活,保罗自己不管怎样都无关紧要,但他说“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是因为对腓立比教会的圣徒来说,保罗活着会给他们更大的勇气。 正如已经解释过的,保罗比任何人都更清楚何时能与主在一起。在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6-18节中,保罗清楚地写道:“主必亲自从天降临,…这样,我们就要和主永远同在。”“因为死人若不复活,… 就是在基督里睡了的人也灭亡了。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哥林多前书15:16-19) 如果人死后灵魂立即升天,这句话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解释。当主复临来接我们时,我们将与主同在。保罗临终时说:“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祂显现的人。”(提摩太后书4:8)。 (7) 福音也能传给死人吗? “为此,就是死人也曾有福音传给他们,要叫他们的肉体按着人受审判,他们的灵性却靠神活着。”(彼得前书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