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需要重新审视主日礼拜

(1)‘新的真相’、‘熟悉的错误’ 希腊著名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BC350年左右宣布蜘蛛有六只脚。此后的2000多年间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直至1700年代末期,法国博物学家拉马克数了蜘蛛的脚,发现不是六只,而是八只。2000多年的时间里竟没有人确认过蜘蛛有六只脚是否正确。 主日礼拜是一个历史错误,它背离了圣经的礼拜原则,然而大多数人对这事没有多大兴趣。人的属性就是这样,比起新发现的事实或真相,更愿意相信生活中和思想中习以为常的错误。   (2)  有必要确认主日礼拜的圣经合理性 大多数基督徒并不是用圣经去确认自己的信仰,而是相信那个因各种缘分而进入的第一个教会所教给他的内容。“因为教会规模大”,“因为牧师很有名”,“在同一个教堂里,有博士、律师、教授,这些人相信的东西会错吗?”,很多人是带着这样模糊不清的想法去教会的。 要知道,在宗教或信仰方面,人类的无知不分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也不分学历和年龄。例如,一些有大智慧和大财富的人从属于邪教集团,在极端情况下,他们甚至会毫不犹豫地参与自杀。在选择能够决定人类永恒命运的宗教或信仰原则时,不要相信任何个人或群体。没有在圣经中寻找信仰根源的不懈努力,人就无法遇见真理。 耶稣时代,犹太拉比和领袖中普遍存在对弥赛亚的误解和不了解,生活在宗教黑暗时代的众多学者和宗教领袖无视圣经真理,再加上群众愚昧、无知、无想、盲从,结果导致集体败亡。只有少数有思想、有良心的人才能在灵性上生存下来。   (3)  重新审视主日礼拜 应该想想,新教信徒那么重视十诫中明示的‘安息日’,但是那些坚持‘主日’礼拜的人为什么不使用‘安息日’而使用‘主日’一词。星期日礼拜从何时开始?‘主日’礼拜是否是上帝的旨意?我们有必要结合历史和圣经重新探讨一下。 正如我们已经研究过的,星期日礼拜不是上帝的诫命,是人造出来的,是人的习惯和传统。要知道,无论人多么真诚地侍奉上帝、信仰上帝,都有可能误入歧途。“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马太福音15:8,9)。耶稣复临时,那些等待衪的人中会有因无知而被抛弃的人,我们可以通过马太福音7章21-27节的内容推测出那时的情况。 “凡称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进天国。惟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你的名传道,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麽。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所以凡听见我这话就去行的,好比一个聪明人,把房子盖在磐石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总不倒塌。因为根基立在磐石上。 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好比一个无知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雨淋,水冲,风吹,撞着那房子,房子就倒塌了。并且倒塌得很大。”   (4) 顺从胜于祭祀 首先从顺从上帝话语的角度来讲,上帝的儿女按照诫命尊重并遵守安息日是极其自然和理所应当的。如果圣经中明示的信仰原理或原则因个人或社会的原因被更改,信仰就成了人本位信仰,就变质了,追求真理就不再有意义了。真正的信心不是让圣经话语的真理符合我们的现实或人类的状况,而是让我们的生活符合上帝的话语。

6. 得救的百姓向上帝献上礼拜的日子

“这样看来,必另有一安息日的安息,为神的子民存留。因为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正如神歇了衪的工一样。”(希伯来书4:9,10)。 有一安息日的安息存留 – 第9节中的‘安息’一词是希腊语‘萨巴蒂斯莫斯’,意思是‘守安息日’,这个词在新约中出现过一次。对上帝的子民来说,‘守安息日的事存留’。 那进入安息的 – 在第10节中,‘那进入安息的’中‘安息’是与安息日(沙巴顿)不同的‘卡塔帕乌西斯’,意思是最终的休息,即救赎。第10节的含义是,得到救赎的上帝的百姓歇了他们的工,就像上帝歇了自己的工一样。那么上帝是如何休息的呢?希伯来书4章4节给出了明确答案。“论到第七日,有一处说,到第七日神就歇了他一切的工。” 得救者守安息日 – 得救赎的上帝真正的百姓仍然守安息日。上帝在第7日(安息日)歇了衪的工, 蒙上帝恩典得救的人同样,在一周中的第7日即星期六休息,在那一日敬拜、赞美和荣耀上帝。圣经在证明这样做是非常自然和理所应当的。 圣守安息日是救恩的结果 – 罪人为得救而守安息日的说法完全不对,当然也不是说守了十诫就能得到上帝的救赎。救赎是通过上帝的爱、耶稣的恩典和圣灵的工实现的。已经得救的基督徒按照包括安息日在内的十诫命要求过敬虔的生活是自然而然且理所应当的,这也是得救的证据。  为什么得救的基督徒除了上帝之外,不侍奉其他神?因为十诫禁止;为什么基督徒  不造偶像,不向它鞠躬? 因为十诫是这样指示的;为什么基督徒守安息日?因为十诫要求。但是为什么基督徒不守‘安息日’,而说守‘主日’呢?因为‘主日’与‘安息日’不同。如果‘主日’是‘安息日’,就没有必要非造出‘主日’这个词。也有人说,现在守安息日很难,所以把主日(星期日)当作安息日(星期六)来守。这是矛盾的,‘安息日’和‘主日’是截然不同的日子,正如之前所解释的,‘主日’绝代替不了‘安息日’。 如果说侍奉别神或拜偶像是罪,那不守安息日也是罪。不侍奉上帝而侍奉别神,或者不照上帝定的日子却另立一日做礼拜都是不顺从。上帝希望我们顺从衪的话,所有信仰原则都应该来自圣经。

5. 星期日礼拜有圣经依据吗?

(1) 复活与星期日礼拜的关系 复活节礼拜不是圣经规定的节期而是传统上遵守的节期。一直有人试图将复活节礼拜和普遍存在的星期日礼拜这两者与‘安息后第一日’的耶稣复活联系起来。 耶稣复活当然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真理,它是基督徒信仰的基石和盼望的基础,应该每天牢记在心中。然而,纪念复活日或在这一天做礼拜只是人的想法,没有圣经依据。 无视上帝守第七日安息日为圣的诫命、试图把星期日定为礼拜日更是人类企图以自己的意志和习俗改变上帝诫命的非常危险和鲁莽的尝试。复活这个事件本身是有意义的。耶稣的死通过圣餐仪式(哥林多前书11:26)来纪念,复活的意义包含在浸礼仪式(彼前3:21; 罗马书6;5)中,受洗后通过洗脚礼(约翰福音13:10)来纪念。 新教因为要在圣经中找到信仰的依据,所以拿几节经文作为星期日礼拜的依据。但是只要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就明白这些经文根本不能作为星期日礼拜的依据,有良心的基督徒无法坚持这样的内容。我们来看三个代表性经文。   (2) 作为星期日礼拜依据的圣经章节 ① 门徒们在安息后第一日聚集的主张 [约翰福音20:19] “那日,(就是七日的头一日)晚上,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耶稣来站在当中,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 • 聚会不是为了礼拜 – 从这节经文的背景可以看出聚会的目的不是礼拜。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以后,门徒们很担心,怕自己也受到迫害。这种忧虑和恐惧在耶稣复活后仍没有消失,门徒们因为害怕犹太人,就聚在一处,关起门,藏了起来,连确认耶稣复活的女人带来的惊人喜讯也忽略了。 在这样的氛围中,复活的耶稣出现了。仅从常识上讲,这个聚会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礼拜。把这看作是星期日礼拜的依据并这样教导别人,是没有考虑圣经的上下文,是在误导那些对圣经无知的信徒。 ② 保罗在安息后第一日聚集的主张 [使徒行传20:7]“ 七日的第一日,我们聚会擘饼的时候,保罗因为要次日起行,就与他们讲论,直到半夜。” • 安息后的第一日是什么时候 – 这节圣经也使用了‘安息后第一日’(中文圣经为‘七日的第一日’)这个一般用语,还有擘饼的内容。约翰福音使用的是罗马式时间计算法,晚上12点是一天的开始,而记录使徒行传的路加使用犹太式计算法,太阳落山是一天的开始(利未记23:32;路加福音 23:54)。‘安息后第一日’是星期六太阳落山后开始的。 • 这节经文的背景 – 使徒保罗一行在小亚细亚一个叫特罗亚的城市住了一周,他们计划第二天离开。时间是星期六晚上。易懂英文圣经 (Today’s English Version)指明,这个时间是‘星期六晚上’ (On Saturday evening)。 那天晚上是送别会,聚会一直持续到半夜,其间一个叫犹推谷的少年人打瞌睡从窗户上掉下去摔死了,保罗将他救活。早期教会的圣徒们聚在一起擘饼是常有的事情(参考使徒行传2:46),与礼拜无关。因此将聚在一起擘饼作为星期日礼拜开始的依据未免过分。 ③ 哥林多教会安息后第一日捐钱的主张 [哥林多前书16:1,2] “论到为圣徒捐钱,我从前怎样吩咐加拉太的众教会,你们也当怎样行。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免得我来的时候现凑。” • ‘捐钱’是指救济 – 本节圣经将‘捐钱’一词与‘每逢七日的第一日’联系起来,有点儿星期日礼拜圣经依据的色彩。说“每逢七日的第一日,各人要照自己的进项抽出来留着”,接着说“免得我来的时候现凑。”. 首先,这里所说的‘捐钱’是‘救济金’,与献给上帝的捐献不同。捐钱对具有‘收集’和‘募捐’意义的希腊语logia进行了解释。献给上帝的献金是希腊语dora (路加福音21:1,4),与捐钱不同。 • 提前收集救济金 – 本节经文是使徒保罗建议哥林多教会筹集救济金帮助当时正遭受饥荒折磨的耶路撒冷教会信徒。与向加拉太教会建议的一样,保罗建议哥林多教会的信徒,每周第一日劳动所得的收入,不要个人使用,要单独储蓄后收集到一起,然后将这收入作为救济金发送。这节经文反倒告诉我们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星期日和平日一样要劳动。 • “抽出来留着”…

4. 从历史上看,星期日礼拜是如何开始的?

很多人试图在圣经中找出一些经文作为主日礼拜的依据,但那都是对圣经本义的曲解。星期日礼拜实际上没有圣经依据,其渊源只能在历史中找到。   (1)  对星期日礼拜的开始有间接影响的罗马皇帝哈德良的政策 与属国的和亲政策 – 2世纪初叶,罗马有位皇帝叫哈德良,是一位很有能力的政治家。他通过与罗马众属国建立和亲政策实现了政治上的稳定,还与当时叛乱严重的犹太人缔结和亲条约,按照犹太人的意愿准许重建耶路撒冷圣殿(公元130年左右)。 犹太人筹款兴建圣殿 – 犹太人为重建圣殿筹集了大量资金,圣殿重建工程即将开始。但这时,皇帝强迫所有属国拜自己,称自己为神的儿子。犹太人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为了报复,哈德良下令禁止犹太人行割礼,这激起全国犹太拉比的强烈抗议,哈德良一怒之下取消了耶路撒冷圣殿重建令。   (2)  犹太对罗马的叛乱 [主后132-135年左右] 犹太叛乱的起因 – 犹太人的割礼仪式被禁止、耶路撒冷圣殿重建令被取消的公元132年到135年间,以巴尔科赫巴为主导的犹太人掀起了大规模叛乱,已筹集的圣殿建筑资金被用作叛乱资金。皇帝派遣当时的罗马名将塞维鲁斯和精锐部队第22军团去镇压犹太人的叛乱。善于战斗和叛乱的犹太人把罗马军队引诱到一个叫‘恩克里’的险恶山谷后,预先埋伏在那里的叛军冲了出来,击败了罗马的精锐部队。撤退后的塞维鲁斯将军大伤自尊,他重新调整军队后,逐个包围了犹太各村庄并将其夷为平地。据说共消灭985个犹太村庄,约80万人被杀害。 对犹太人的三项禁令 – 哈德良皇帝对犹太人的愤怒没有止息,他颁布了三项禁令来迫害犹太人:①禁止使用妥拉(摩西五经),②禁止割礼,③禁止安息日礼拜。违反这三条禁令的人会被处死。这样一来问题出现了,当时罗马帝国有犹太人,也有基督徒,他们都守安息日(星期六)。禁令虽然是针对犹太人,但安息日禁令不仅对犹太人、对基督信徒也产生了影响。   (3) 基督徒的问题 基督徒被当作犹太人对待的原因- 基督徒不是犹太人,但基督徒遵守安息日时,也被视为犹太人并受到迫害。当时罗马帝国执政者们单纯地认为基督教是犹太教的另一个分支。之所以这样认为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基督徒信奉的上帝和犹太人信奉的上帝一样。 第二,这两类人都在使用旧约圣经。 第三,都在守安息日。 教父们的申辩书 – 因此当时的教父们要求皇帝区别对待犹太人和基督徒,但被皇帝拒绝。下面是申辩书部分内容。 “致丢格那妥陛下!知道陛下想了解基督教,想对此事进行准确细致的调查。例如… 基督徒为何  … 是否遵循犹太人的迷信。 … 基督徒不以犹太人敬拜上帝的方式侍奉上帝。”(尹大和,主日论,84,85)。 皇帝无视教父们的申辩 – 但皇帝并不理会教父们的申辩,没有把犹太人和基督徒区别对待,迫害仍在继续。这样教父们不得不考虑与犹太人划清界限并与罗马异教徒融合。为了区别于犹太人,他们强调基督教上帝是新约的上帝而不是旧约的上帝;为了与异教徒融合,他们引入敬拜太阳神的异教徒礼拜日,以星期日礼拜代替安息日礼拜。这样的做法使教会内部产生混乱和纷争,教会内出现了三类人:① 要继续守安息日的人,②要守星期日、不守安息日的人,③ 两天都守的人。 关于星期日礼拜的第一个官方文件 – 星期日礼拜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的。有关星期日礼拜的历史记录直到公元150年左右才开始出现。 “活跃在150年前后的殉道者游斯丁(以查士丁闻名)是这样报告基督徒礼拜的,‘以太阳命名的日子’(星期日),来自乡村和城市的人都聚集在一起, 阅读有关使徒的记录,只要时间允许,还阅读预言者的文章。读的人读完后,主持人会告诫我们都要效仿这个有价值的榜样,然后我们都站起来一起大声祈祷。”(迈克尔柯林斯等,金承哲译,通过照片和图片看基督教历史,时空社,2001年,第40页)   (4) 星期日礼拜的法制化 君士坦丁皇帝的星期日休业令 – 在这种时代和社会背景的推动下,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最终于321年3月7日正式宣布星期日为假日,具体内容如下: “在可敬的太阳日,所有官吏、各城市居民和制造工厂的雇员都要停业。但在农村从事耕作的农民可以自由劳动,以避免对葡萄的播种和种植不利。” (Codex…

3. 天主教和新教主日概念的区别

(1) 两者中一个错误 新教原封不动地使用圣经的十诫命,十诫命中第四诫命的‘安息日’今天被称为星期日,这一天被守为主日。然而在天主教中,圣经的第四诫“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的内容被改写为“守主日为圣日”,并守主日。<天主教用语词典>(崔炯洛,1996年,图书出版小耶稣)第410页可以清楚地看到天主教使用的是修改后的安息日诫命。 附修改后的天主教十诫命供参考: ① 钦崇一神天主 ② 不妄称天主的名 ③ 守主日为圣 ④ 要孝顺父母 ⑤ 不要杀人 ⑥ 不要奸淫  ⑦ 不要偷盗  ⑧ 不要作假见证 ⑨ 不要贪图别人的妻子  ⑩ 不要贪图别人的财物。 在天主教的十诫中,“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的圣经第二诫命被废除,“不可贪恋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的圣经第十诫命被一分为二。天主教对十诫命的一部分进行了删除、变更和分离。天主教会坦言圣经中任何地方都没有周日礼拜的依据。以下是<教父的信仰> (The Faith of Our Fathers ) (吉本斯著,张勉译,天主教出版社,1990年)第108页的内容,“以守主日为圣的义务为例,这当然是信徒最重要的职责之一,但在圣经中却找不到一处有关的明确经文。圣经的安息日是星期六,不是星期日。”天主教承认圣经中的安息日是第7日星期六,天主教通过更改诫命将主日礼拜正当化。相反,新教因主张所有教义都以圣经为基础,所以无法修改十诫命,便以圣经的几节经文(约翰福音20:19; 使徒行传 20:7 ; 哥林多前书16:1,2等)作为主日礼拜的依据,但我们分析其内容会发现完全不是那个意思。 我们将在后面对这些经文进行解释。总之,对于同一主题,天主教说圣经中没有依据,新教试图在圣经中找到依据,两者是矛盾的。不单矛盾,还使无数遵循其教导和教义的信徒受骗。对这个问题不仔细察考就敷衍过去或一带而过是把圣经作为信仰基准的基督徒的良心所无法容忍的。想掩盖这个问题可能意味着已经放弃做一个真正的基督徒了。   (2) 新教教会需要冷静思考的一个问题 以问答方式解释天主教教义的<做什么的人>(朴道植,天主教出版社,1990年,第34版)第475、476页有这样的内容: 宋君: … 接下来,请告诉我第三条诫命。(天主教把第四诫改为第三诫) 朴神父:第三条诫命是按照“守安息日为圣日”(出埃及记20:8)的话,守主日为圣 … 宋君: 所以星期天大家都去教堂啊? 朴神父:是的。但这里我要说一件事,“安息日”的意思是休息日,上帝在创世的最后一天,也就是星期六休息了,你看现在的日历也是星期六在周末。 … 宋君:啊,我知道了。人们一般认为星期日是周末,这是不对的。 宋君:那声称只按圣经行事的新教教会为什么不守星期六安息日,却守星期日为主日呢? 朴神父:哎呦,这问题就尴尬了。他们的宗教是从天主教出去的,所以只能模仿天主教。新约中显然没有守星期日为主日的说法,这只是由教会权威做出的决定,原因刚才我们说过。 新教信徒应深入思考宋君和朴神父对话中的含义,要思考是按照圣经的诫命在第七日安息日(星期六)做礼拜,还是按照天主教的诫命在主日(星期日)做礼拜?

2. 什么是‘主日’?

基督教信仰始于人与上帝建立关系。这种关系以‘礼拜’的形式来表达和维持。然而拿着同样圣经的基督教信徒中,有些人星期天做礼拜,有些人星期六做礼拜。星期六做礼拜的人说今天的星期六是圣经所说的第七日,第七日是十诫明示的安息日,所以星期六做礼拜;星期天做礼拜的人说星期六安息日是旧约时代犹太人所守的安息日,自从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以后,即进入新约时代以后,安息日被耶稣复活的日子星期日所替代,所以星期日做礼拜。 对于使用同一圣经的基督教来说,两者中显然有一个不属圣经。这个问题必须结合圣经和历史加以阐明,因为在信奉上帝的基督教信仰中,礼拜对象和礼拜时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主的日子  大多数人把‘主日’等同于‘星期日’,认为它是启示录1章10节中的“主日”。但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把星期日称为‘主日’、即“主的日子”是公元343年撒狄卡会议的决定,那之前并没有正式称星期日为‘主日’。 因此,记录于公元97年、98年的启示录不可能将星期日称为“主日”。那么,启示录1章10节中所说的“主日”(Lord’s day)是什么时候?正如英文所写,那是主成为主人的日子。主是哪一天的主人?“所以人子也是安息日的主”(马可福音2:28)。启示录1章10节的“主日”是指安息日。在新约中,星期日总是被称为‘安息后的第一日’,圣经中没有任何地方称星期日为‘主日’。   (2) ‘皇帝日’和 ‘主日’ 那么,为什么使徒约翰使用‘主日’一词来代替‘安息日’呢?当时的罗马皇帝图密善神化自己,强迫百姓崇拜皇帝,将拒绝皇帝崇拜的人处以死刑。图密善让人称自己为‘主与上帝’ (lord and god),当皇帝去访问某个城市时,这一天就成为公休日,同时成为‘皇帝礼拜日’ (imperial day‘皇帝日’);作为与此相对立的概念,约翰提出主(Lord)成为主人的日子(主日:安息日)是敬拜造物主上帝的日子。本书为方便起见,将“星期日”和“主日”这两个词视为同一概念,互换使用。

1. 驱动我信仰的动力是什么?

(1) 信仰的基准 让我们诚实冷静地来思考和判断一下,我现在的信仰、我所遵循的信仰的依据何在?是从属于某个著名大教会的归属感在支撑我的信仰?是我个人尊敬的牧师的布道和教导在支撑着我的信仰?还是因为和好朋友的关系才去教堂?或者,去教堂是维持生意的权宜之计?还是圣经话语在指引着我所有的信仰和信念? 当然,正常的回答是以圣经为基准,但实际上很多情况并非如此。许多基督徒的信仰不是以圣经为依据,他们所依赖的是与教会或人的关系。即使发现自己目前的信仰生活不符合圣经的教导或原则,大多数基督徒还是倾向于继续维持现状,而不是遵循圣经。    (2) 基督教信仰的基础唯有圣经 基督教信仰的所有原理和方法都只来自于圣经。当然,这是在符合圣经整体走向的正确解释的前提下。圣经是见证耶稣基督的书,“你们查考圣经。(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翰福音5:39)。基督教信仰是寻求耶稣基督的存在、生活和衪教导的本质并跟随衪,我们称之为“真理”。耶稣自己说:“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约翰福音14:6)。因此,如果支配我信仰生活的原则中有不符合圣经的,就要果断放弃;如果发现新的圣经真理,那无论做出什么牺牲,都要有顺从的意志和决断,这样才能过上正常健康的基督教信仰生活。   (3) 真理和理性 真理不是基于感性而被感受到的;真理经得起理性的思考,真理能够被理解。健全的信仰首先应得到理智的同意。圣经中的许多部分可以且应该被理解。基督教信仰与人类历史有共同的起点,因此要理解圣经就要了解历史,要有历史知识。救赎是有原理、程序和方法的,不能教导人无条件因信得救,要使人明白因信什么得救、怎样得救。今天,许多基督徒中途放弃信仰的最大原因是信仰出于未经理智同意的情感或错误的教导。当然,信仰中需要感性的感受或感动以及圣灵的工作。然而,如果对上帝话语没有正确的知识或理智上的确信,只以感性元素建造信仰之屋,这房子就很容易倒塌。“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何西阿书 4:6)。   (4) 熵增定律 物理学中有一种现象叫熵增定律,简单说就是万物自然地从“有序”走向“无序”,后退和衰退自然发生。身体老了,视力下降是不需要努力的;建筑物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变旧是一种自然现象,无需任何外力或努力。熵增定律也出现在人类的历史和信仰的历史中。换句话说,从人类历史或基督教历史来看,腐败和堕落从未间断过,教义变质和偏离圣经真理的现象在持续不断地发生。   (5) 反复的集体失败 圣经历史上最早的信仰团体是以色列百姓。他们本是通过上帝的直接启示而接受神旨意的百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信仰的本质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形式。他们没能认出一直在追求和等待的弥赛亚。继犹太教失败之后,耶稣门徒们开启了基督教的历史,当时他们非常纯洁且具有创造性。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督教也开始变质,最终发展成名为天主教的庞大宗教团体,制造了历史上无法抹去的宗教黑暗时代。尽管如此,仍有少数有创造性的人站出来寻求真理,1517年,马丁路德开始宗教改革,富有献身和挑战精神的改革者打开了被隐藏和遮掩的圣经,真理开始恢复。但熵增现象还是出现在脆弱的人类世界中,由于人类罪恶和自私的本性,同一本圣经下出现了无数新教派别,改革和变革没能持续下去,其结果是令人惋惜的宗派分裂。教会再次出现信仰和灵性上的腐败及世俗化现象,宗教权威取代圣经支配教会,相当一部分变质的教义正在使今天的教会变得不健康。   (6)  时代需要异端 在耶稣时代的犹太教看来,奠定早期基督教基础的耶稣门徒是异端;在天主信徒看来,包括路德在内的改革者们显然都是异端;在与中世纪天主教末期情况相似的今天这个时代,也需要以圣经话语为基础、果敢坚定地站在真理一边的异端。上帝的话语“真理”是有生命力的,不能停滞不前,热爱真理的上帝的仆人必须不断寻求和实践真理。真正的信仰不是局限在宗教或教权的框架内、停留在宗教仪式上,而是始终顺应福音,积极回应上帝向人发出的声音语并付诸行动。那些满足于当前的信仰、想要固守停滞信仰的人迟早会丧失对真理的辨别力而成为属灵的瞎子,这是历史留下的教训。耶稣这样比喻犹太官员:“… 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马太福音15:14)。   (7)  需要寻求真理的热情 寻求真理首先要摆脱偏见,要有自己去寻求真理的热情并为此付出努力。上帝说:“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利米书29:13)。所有基督徒都应该不断祈祷和努力,以找到更确定、更深刻的真理。对于那些怀有热情和诚实的心、想要了解上帝旨意的人,上帝会通过圣灵让他们领悟真理,引导他们进入光明。“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箴言4:18)。当基督徒以谦卑的心寻求真理并顺从时,上帝会赐给他更大的亮光,引导他进入圆满的光明。不顺从现在所赐真理之光的人、不顺从现在领悟到的真理的人,将不会有对更光明真理的领悟,他们最终将陷入黑暗、走向灭亡。 现在有许多人不了解圣经关于敬拜上帝的日子的原则。圣经将第七日称为‘安息日’作为敬拜上帝的日子。今天,大多数基督徒用‘主日’这个词代替‘安息日’,在第一天,即星期日做礼拜。尽管这个礼拜日问题在圣经和信仰生活中非常重要,但许多基督徒没有深入思考过这个问题,他们习惯性地按照人类传统而非圣经原则进行礼拜。这本小册子通过圣经和历史事实揭示了有关礼拜日的问题。